金昌地处青藏高原块体东北缘,境内地震断裂多,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,地震潜在风险大。历史上曾遭受过1927年古浪8.0级地震、2003年10月25日山丹-民乐5.8、6.1级地震、2008年3月30日肃南5.0级地震、2016年1月16日门源6.4级地震和2022年1月8日门源6.9级地震等波及破坏,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面临震情形势,市防震减灾管理局紧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、高烈度区抗震房改造、农村危房改造、和美乡村建设展等政策机遇,大力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,有力提升了全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水平,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一是坚持政府主导,高站位合力推动。制定出台《金昌市地震灾害危险区搬迁范围及对象认定指导意见》,紧扣“搬出危险、搬出绿色、播出幸福”目标,遵循“农户申请、村级初审、乡级复审、县级认定、市级审核、省级复核”原则,坚持县、乡政府为主体,防震减灾、自然资源、住建等部门合力推进地震灾害危险区避险搬迁对象认定工作,做到地震灾害避险搬迁对象“应认尽认”“应认全认”。
二是坚持统筹规划,高标准组织认定。坚持“统筹规划、应搬尽搬、分期分批、科学有序”原则,对地震断层200米范围或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标准的农户住宅制定“一户一策”认定措施,汇报省地震局5批次批复认定地震灾害危险区避险搬迁对象4528户,其中,认定为地震灾害危险区活断层避险搬迁对象1999户,分布在永昌县靠近永昌-民乐活断层、龙首山南缘活断层附近的3镇7村(红山窑镇土沟村、夹河村,焦家庄镇双磨街村、北泉村,河西堡镇青山堡村、上三庄村、鸳鸯池村);认定为达不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、存在安全隐患避险搬迁对象2529户,分布在永昌县的5镇16村(红山窑镇高古城村、姚家寨村,焦家庄镇楼庄子村、南沿沟村,河西堡镇大寨子村、河东堡村、黄家泉村、沙窝村、寺门村、西庄子村、下洼子村,新城子镇唐家坡村、兆田村、六坝镇七坝村、下排村、星海村)。印发《关于坚决落实地震灾害避险搬迁已认定对象“应搬尽搬”工作的通知》,强化“应认尽认”“应搬早搬”“应搬尽搬”“应搬全搬”工作举措,坚决打好地震灾害危险区避险搬迁攻坚战,推动地震灾害危险区群众搬离危险、居住安全。
三是坚持多措并举,高水平保障服务。结合风俗民意,编印发放《农村防震减灾知识读本》《金昌市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技术指南》《金昌市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技术图集》,开展“进千户惠万民”科普宣传活动,组织农村工匠培训,协助规划选址、避让活断层,蹲点指导提供抗震设防技术服务,指导落实“地基深挖一米五,上下圈梁构造柱,墙体设置拉结筋”抗震措施,为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下一步,市防震减灾管理局将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、市关于加强基层防震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,充分履职担当,强化主责主业,协助做好地震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选址、工程验收等工作,持续提供抗震设防技术指导与服务,提升农村房屋抗震性能。